类别 |
详细说明 |
可再生能源 |
结合低碳、环保的理念提出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优化方法、新型技术、供能策略等,要求具有创新性、可实施推广性。 |
建筑节能 |
提出被动式、装配式、零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等的技术利用措施;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绿色运营的技术与方法策略、产品构想等,要求具有创新性、可实施推广性。 |
碳普惠 |
提出与推动全民碳普惠,即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建立起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交易相结合的正向引导机制相关的产品概念、技术策略等,要求具有创新性,可实施推广性。 |
智慧民生 |
以“智慧民生”为主题,围绕医疗、教育、安全、旅游、社区服务等方面,提出数字化、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要求有利于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科学性、可实施性和可推广性。 |
智慧交通 |
以“智慧交通”为主题,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出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全方面以及交通建设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支撑的技术方法、服务设施与实施策略等,使交通系统在城市的时空范围内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要求具有科学创新性、可实施性、可推广性。 |
智慧建设 |
以“智慧建设”为主题,从智慧建造、智慧工地、智慧小区、智慧办公、智慧园区等方面,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技术方案、实施策略以及相关产品,通过智慧的手段,尽可能多的减少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
其他碳减排实施路径 |
除城市可再生能源、城市建筑节能、碳普惠、智慧民生、智慧交通及智慧建设以外,其他可降低城市碳排的路径方法,如:水环境治理、土壤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治理等项目。要求具有创新性,可实施推广性。 |